“平安宣防集市”进乡村受热捧

“民警出摊、群众赶集”,实现警民互动“双向奔赴”是西宁公安创新的线下宣传形式。我们将“安全集市”搬进乡村,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

  讲述:巴珠(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整理:本报记者 黄钧钧

  3月3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选派20余名业务骨干和宣传民警辅警,前往大通县青山乡开展宣传活动,我全程参与了这场国家安全宣传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赶集”活动。

  贺家庄是我们每年都要“打卡”的老地方,但今年的活动我们却有了新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发传单,而是把“平安宣防集市”的摊子由城区“支”到了村庄,通过答题抽奖和互动游戏,让活动变得有趣起来。

  “民警出摊、群众赶集”,实现警民互动“双向奔赴”是西宁公安创新的线下宣传形式。我们将“安全集市”搬进乡村,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

  针对村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们摒弃传统的说教和简单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的模式,精心设计趣味互动环节,准备了兼具实用性与吸引力的小礼品。从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到相关法律法规,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义务,到反邪教、反诈防骗实用技巧,丰富多元的宣传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确保每一位村民都听得懂、用得上。

  “叔叔婶婶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咱们这里,跟大家聊一聊,给大家讲点安全知识,还有小礼品可以拿,快快过来参加呀。”听到民警的“土话”吆喝后,广场上的村民陆续围了过来。

  “大爷,您知道4月15日是啥日子不?”随着民警“吆喝式”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村民围了过来,我们顺势开始了 “国家安全小课堂”的活动。“叔叔婶婶们,你们说我们今天主要聊个啥?对的,是国家安全。”民警举起手中的宣传单,提高声量,“大家别觉得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是息息相关。”

  从田间地头的粮食安全,到手机屏幕里的数据安全,我们用一桩桩发生的真实案例,把安全防范知识编成家常话进行宣传和互动提问。“婶子,要是有陌生人上门说‘信教能治病’,您信吗?”李大娘在互动环节中,甩出句地道的当地方言:“卡码毛有(意思是:不可能)!”带着乡音的俏皮回答,逗得全场笑作一团,也让国家安全知识随着笑声,深入群众心中。

    上一篇

    政法视野网

    政法视野网——解读政法文明。投稿邮箱:zfsynews#163.com(请将#替换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fsy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