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们为咱拼过命,咱不能让他们的墓冢荒在这儿!”
面对几乎荒芜的烈士墓,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人民检察院迅速成立散葬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项监督小组,决定用检察力量守护英烈荣光。
“这就是张永言烈士墓?”2024年8月,枣强县检察院在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上发现的一条线索,让检察干警心头一沉。
照片中,位于枣强县肖张镇的张永言烈士墓被半人高的杂草包围,通往墓地的小路坑洼难行,毫无庄严肃穆之感。检察干警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墓碑样式未按要求设置,周围被村民侵占种菜,还因常年未获管护资金,连基本的除草培土都难以保障,这位抗日英雄的安息之地竟如此落寞。
枣强县作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1621名英烈为民族解放长眠于此,小说《平原枪声》中许多英雄形象的原型就出自这片热土,张永言烈士便是其中之一。这位绰号“七星子”的抗日英雄,1938年参加革命并入党,曾任中共肖张区委书记、枣强县参议会常委,带领民兵和群众积极抗日,正是《平原枪声》中主人公马英的重要助手“老孟”的原型。
枣强县检察院当即报请检察长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通过调阅县志、询问行政机关、走访烈士后代、询问村委会等方式,发现全县像这样散落在乡间的烈士纪念设施竟有59处,普遍存在管护缺失、保护范围不明晰、未核定保护等级、未签署保护管理协议、长期未拨付管护资金等问题。
公益诉讼检察干警顶烈日、冒秋雨,走遍枣强县11个乡镇,对每一处散葬点进行实地勘察。有的烈士墓藏在密林深处,干警们就拨开荆棘前行;有的位置偏僻难寻,就向当地老人打听路线,详细记录每处设施的现状。
为凝聚保护合力,2024年9月24日,枣强县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召开公开听证会,大家一致呼吁加强保护力度。同年10月,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磋商整改方案时,因涉及资金调配、责任划分等难题一度陷入僵局。枣强县检察院随即制发检察建议,明确要求两个月内落实管护责任、申请专项经费、核定保护等级。
截至目前,枣强县59处散葬烈士纪念设施全部完成环境整治,3处破损墓碑得以更换;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到10万余元专项管护资金,与各乡镇签订了59份保护管理协议书,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级及范围核定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同时,枣强县检察院联合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挖掘英烈史料,将张永言烈士墓与《平原枪声》红色传承馆串联,积极打造爱国主题公益研学路线,让英烈精神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枣强县检察院对全县散葬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当检察干警来到修葺一新的张永言烈士墓时,不少闻讯而来的村民眼眶湿润:“这才是咱英雄该待的地方!”
“守护好烈士纪念设施,就是守护咱的精神根脉。枣强检察机关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让每一处英烈安息之地都得到应有的尊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枣强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志国说。(周宵鹏 通讯员 孙博森)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