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安以法治之力守护民生护航发展

“无声者”得以被听见 “渝快办”管好网近日,由公安部举办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重庆,感受山城民警如何把“红岩精神”融入现代警务,以法治之力守护民生、护航发展。约房。…

  “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活动

  嘉陵江上,无人机喊话警示危险水域;网约房外,安全智能门锁减少安全隐患……近日,由公安部举办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重庆,感受山城民警如何把“红岩精神”融入现代警务,以法治之力守护民生、护航发展。

  破解听障群众沟通难题

  消暑解渴的“老鹰茶”、贴心摆放的歇脚凳、免费使用的医务室……位于歌乐山下的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紧邻“渣滓洞”红色遗址。这里汇聚31处重要红色革命遗迹,日均接待游客高达3万人次。

  “追寻‘红岩’的游客,都是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除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更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红岩派出所所长周靖宇说。

  “红岩警务站”设在游客密集处,充电站、急救包、雨伞、针线包等一应俱全。记者看到一本摆在桌子上的“台账”,里面详细记录着红岩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市民送来的失物,有挎包、手机、车钥匙等物品。“最多的是身份证,若3天之内无人来认领,民警会按照身份证地址寄到附近的派出所,以便失主寻回。”周靖宇说。

  “歌乐山红色遗址点多线长、地形复杂,治安管理难度大。红岩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起一张高效灵敏的‘平安防护网’。”周靖宇回忆,今年6月,一名游客在登山途中摔倒受伤,呼喊声被巡逻经过的副所长杨清军听见,他带领战友迅速组成“人体担架”,沿着陡峭山径,穿过荆棘树丛,接力背负近3公里,及时把游客送到山下救治。

  走进红岩派出所内的“巧姐无声警务室”,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和同事陈浩南正通过视频连线,用手语与屏幕另一端的听障群众沟通,耐心解答其劳务报酬方面的疑问。

  何巧告诉记者:“听障人士的世界较为封闭,因信息接收有限,他们往往面临易被伤害、被诈骗的风险。我希望跨越特殊群体和执法机关之间的信息鸿沟,让‘无声者’得以被听见。”

  据统计,自2019年成立以来,“巧姐无声警务室”累计帮助听障群众48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协助处理涉听障群众案事件310余件。

  破解网红城市治理难题

  “磁器口水上派出所防溺水温馨提示,此处水深危险,请尽快远离!”循声望去,在嘉陵江石门大桥下的江岸边,一架无人机穿梭于夏日傍晚的喧嚣之中……在长江、嘉陵江核心水域,公安巡逻艇在午后、傍晚等高温消暑的重点时段定点驻守;在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强化公安、武警水上联勤武装巡逻;8个水上派出所组建的67个“118+N警快救”应急救援小组和14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成为岸边移动的“瞭望哨”和“劝阻站”。

  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在距离网红景点不远的主城区,网约房生意红火。熊猫公馆是渝中区较为典型的网约房经营场所,公寓楼共有920套住宅,其中850余套是网约房。记者随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南纪门派出所民警李昀昊来到其中一间网约房,发现上下楼等电梯需要花很长时间。

  李枝林作为这里的网约房经营者已从业6年,手握50多套房源。李枝林打开手机,登录重庆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App,熟练地操作着网约房报备程序。据了解,渝中区公安分局实行网约房编码管理,创新“一房一码”,消除管理“盲区”。

  “熊猫公馆网约房生意最火爆时,整幢楼居住有2000人左右。”李昀昊说,渝中区推广使用安全智能门锁,开发了“畅住助手”小程序,将网约房入住流程由原来的“经营者为住客登记”变成“住客自己规范登记”。

  李枝林坦言,此前,住客常常只需要线上预订房间并向其索要密码即可入住,“本人订房,他人入住”“一人订房、多人入住”等问题难以避免,滋生安全隐患。“以前,我们不太清楚入住人的背景。现在这样操作,对经营者来说也更安全安心。”李枝林说。

  万象城民主村商圈既有重庆零售额最高的高端商场,也有老厂区蜕变之后的网红街区。尽管商场车位充足,但随着民主村的开发,原本的老旧街区本就车位供给不足,如今,原住居民更是要跟各地来村打卡的游客“抢车位”。

  “我们转变了思路,与其让车‘堵在门外’,不如让消费‘留在门内’。”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张晓钟介绍,支队联合商圈管理方推出“三级停车引导体系”,与居民、上班族“错峰停车”,盘活停车资源。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九龙坡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36亿元,同比增长9.7%。数字的背后,有公安交管部门用“绣花功夫”织就的交通网络,是用服务思维破解的治理难题,更是“人民公安为人民”初心在消费市场的生动实践。

  破解新车上牌效率难题

  在重庆,小汽车上牌全程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新车上牌时间从1天压缩至30分钟以内。

  传统车管服务模式下,“多头跑、多次跑”“材料繁、流程长”等问题,成为群众和企业的“心头堵”。自2025年5月,重庆启动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以来,已办理2100余笔业务。群众购车后无需到车管所查验车辆,通过线上提交资料即可完成上牌、购置保险、缴税、选号等全部手续,预计全市每年减少纸质资料提交100余万份,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

  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所民警郑宇表示,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后,显著改善了消费者购车体验,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发展,以长安、赛力斯为代表的本土车企销量攀升,车管服务改革对产业发展产生“催化效应”。

  机动车改色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个性化消费场景,今年3月,重庆车管所首创机动车改色变更登记“远程审核”模式,搭建“互联网+车管”线上审核平台,公众只需登录“警快办”App,按提示上传车辆改色后的左前、右后45度照片,审核通过后将原登记证书和行驶证寄至车管所,即可完成登记信息签注和新行驶证制发与邮寄。据了解,这一改革措施推出4个月以来,已远程办理改色登记4800余笔。

  永川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了3家产业链主企业、381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15个重点建设项目,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物流车辆川流不息。

  面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命题,永川公安规范执法,创新构建“警务服务专员”制度,联动公安、部门、企业、群众四方力量,在机器轰鸣的车间、灯火通明的办事窗口与市井烟火之间,书写法治护航发展的时代答卷。( 张晨)

    上一篇

    政法视野网

    政法视野网——解读政法文明。投稿邮箱:zfsynews#163.com(请将#替换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fsy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